http://jonathnn.blogspot.com/2008/01/blog-post_379.html
馬勝比丘在回答舍利弗時如是說:「諸法因緣生,諸法因緣滅,我師大沙門,常作如是說。」
佛陀在回答婆羅門的詢問時, 做如是表示: 佛告婆羅門:「有因有緣集世間,有因有緣世間集;有因有緣滅世間,有因有緣世間滅。」
簡言之, 佛法中不共外道的根本精神即是:「緣起法」.
[緣起法]不是無因論, 不是宿命觀更不是一因論, 因雖是主要條件, 如果沒有緣的輔助幫忙, 仍然結不了果. 因此在事相上, 如果眾生能夠善於把握因緣, 勤修善緣, 屏除惡緣, 即可以創造改變命運的有利條件.
然而, [緣起法]的深義卻在於[緣起性空], 總而言之, 就是
[一實相印], 分而為三, 就是[三法印].
因為緣起, 所以諸行無常.
因為緣起, 所以諸法無我.
因為緣起, 所以諸法畢竟空, 是諸法空性, 不生不滅, 不來不去, 不增不減, 寂滅涅槃(涅槃寂靜).
「諸行無常, 是生滅法, 生滅滅已, 寂滅為樂。」
[緣起法]不是佛陀所發明, 而是佛陀所證悟(發現)的宇宙實相法則:
法華經說:「是法住法位,世間相常住。」
雜阿含經中說:
「此有故彼有,此生故彼生;此無故彼無,此滅故彼滅。」
「若佛出世。若未出世。此法常住。法住法界。」
「彼如來自所覺知。成等正覺。為人演說。開示顯發。謂緣無明有行。乃至緣生有老死.....」
而緣起法中的生滅現象是: 緣起性空, 如幻如化, 生非實生, 滅非實滅, 如夢幻泡影, 如露亦如電, 應做如是觀!
0 意見:
張貼留言